弘扬传统文化,筑牢文化自信: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
  • 发布人:党政办
  • 时间:2025-04-24
  • 来源:思想政治理论部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努力培育让党放心、爱国奉献、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2025年4月22日,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吴娥英带领思政老师和24级20余名学生奔赴贵溪中鼎錾铜雕刻博物馆,开展了一堂生动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
图片1.png

錾铜雕刻文化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起源于夏商,兴盛于大唐,至今已有近 3000 年历史,在 2021 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。博物馆内,各类錾铜雕刻艺术品琳琅满目,有人物雕像、动物造型、花鸟图案以及展现历史故事的大型浮雕,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。

132f92cb4bea7da9a7f693302e1336a.jpg

在讲解员的引领下,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錾铜雕刻的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。錾铜雕刻利用铜的延展性,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,用錾刀在铜器物上刻划出各类图案。完成一件铜錾刻工艺作品,需用 150 多种不同的錾刀和勾、落、串、点、台、压、采、丝等 10 多种方法,通过不同力度、角度的敲击,让铜板变成精美的作品,一个作品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多人协作打磨。在錾铜车间,工匠们现场展示技巧,讲解要点,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和工匠精神。

0c0db9368866d17d0ef2423c9a0c09f.jpg

此次 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、“工匠精神”教育有机结合,学生在参观和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、传统手工艺人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”,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。